黑纹颈槽蛇

Rhabdophis nigrocinctus   Blyth
   

  250  浏览



形态描述

鉴别特征 我国产游蛇属中,唯一背面具多数明显的黑横斑的种,仅分布于云南南部。上唇鳞9,3-3-3式;尾下鳞90以下;背面有50个左右长短不一的黑色横斑。
描述依据标本 云南孟连1幼,勐腊1雌,西双版纳地址不详1雄3雌2幼,共1雄4雌3幼。
形态描述 体型中等大小,西双版纳1雌全长(582+203)mm 。
福尔马林液浸标本头背橄榄灰色,每侧眼下、眼后及颈侧各有一黑色线纹。躯干及尾背面橄榄灰色,具多数黑色横纹,横纹长度或横跨体背,或仅踞一侧,宽度占1/2-1枚鳞,大约按等距离排列,躯干部有50个以上。躯干及尾部腹面黄白色,体后段密布棕色细点。头较大,与颈区分明显;颊鳞1枚;眼大小适中,瞳孔圆形,眶前鳞1,眶后鳞4或3枚,或一侧为4一侧为3;颞鳞2十2或2+3,1雄为2/1十1/2;上唇鳞9,3-3-3式,西双版纳1雄为8,3-2-3式;下唇鳞10,前5枚切前颔片,个别标本一侧为11或9,如为9则前4枚切前颔片。背鳞19-19-17行,全部起棱或仅两侧最外一行平滑;腹鳞雄性162,雌性(n=4) 155-168(平均164.3 );肛鳞二分;尾下鳞双行,雄性89对,雌性2号80及84对。
上颔齿28枚,最后2枚骤然增大,与其前方齿列间有一间隙。
年龄变异:幼蛇顶鳞后有一白色横斑,宽度占4-5枚鳞,其前后缘均镶以深黑色,因此,头颈部的三条黑纹仅眼下者可以辨出。
文献记载:雄性全长880 mm,尾长255 mm,雌性全长840 mm,尾长185 mm;上颔齿27-29枚;腹鳞150-170,尾下鳞80-97对。(生活时)躯干前段背面橄榄绿色,后段棕褐色,黑色窄横斑有或无;腹面带白色或散以灰点,或几乎全为灰色,或前部白色后段灰色(M. Smith, 1943)。

大小
生物学
生境信息
国外分布
国内分布

国内分布仅见于云南省最南部,已知采集点有孟连、勐腊及西双版纳其它地区